• <input id="wwway"><kbd id="wwway"></kbd></input>
  • <td id="wwway"></td>
  • 我們不但可以亡羊補牢
    更擅長未雨綢繆

    關注我們

    信諾分享

    【信諾建文分享】是我們掌控了手機,還是手機掌控了我們?
    時間:2019-06-29 作者:xnit 點擊:

    你有沒有覺察,眼前這方寸之光,正在無盡蠶食屬于自己的無盡閑暇時間。

    從晨曦起床的鬧鐘開始,等公車、坐車、等電梯、坐電梯、工作、學習、游戲、娛樂、新聞、用餐、購物、溝通、運動、走路、開車、廁所等等,直到夜深人靜之刻合上雙眼進入夢境。手機放佛是在手心上生根發芽了一般,無時無刻,塞滿每一個細小碎片時間。

    科技是把雙刃劍,智能手機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不少煩惱。大腦習慣五彩繽紛的刺激,不必費力記住很多信息,有疑問,隨手從網絡搜到想要的結果。

    長期無節制使用手機,給身體帶來的改變:眼睛干澀模糊,視力下降,睡前重度使用手機,導致睡眠障礙,長期低頭使用,頸椎酸脹、疼痛,長期低頭還會加速法令紋形成、加深,手指腱鞘發炎,邊充電邊使用有安全隱患,大腦疲勞,反應遲緩,久而久之,缺失了獨立思考和專注工作和學習的能力;

    既然有這么多弊端,我們是不是棄之不用呢?我覺得無須這么絕對,也不用逆潮流頂風而上。實際生活的各種場景中,我們還需要智能手機的幫助。與此同時,我們能察覺過度使用,有節制使用,不讓那些耗費精力的應用過度打擾,導致各種弊端顯現等等,這就達到基本預期了,就是:我們要做手機的主人,而不做手機的奴隸。

    分享幾個實用方法,方便想做出改善的朋友參考:

    1、自定義幾個不用手機的場景,比如吃飯時候、走路時候、開車時、睡覺前1小時、和家人或親朋在一起聊天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義場景,基本的出發點是:退出虛擬,回歸現實,安全第一。

    2、卸載部分APP,找出在哪些APP上用時沒意義,和自己的工作、學習目標無關。從使用時間排行前幾位里找,用時多又不創造效率的APP,建議果斷卸載。讓你表面快樂,無限滿足好奇的那個往往是。

    3、關閉新消息亮屏通知。有新消息亮屏提醒,我們就時刻處在被意外消息打擾的狀態。隨時有可能拿起來看一下,然后就是很自覺的進入沒完沒了的翻看狀態。

    4、珍惜每一次面對面,在一起交流時的時刻,四目相對,情感交融,專注的傾聽,和緩的講述,深度溝通交流,迸發出愛的火花。想想看,這是多美好的真實生活瞬間!

    5、學會擁抱寂寞,當你一個人獨處時,安靜感受每一次呼吸,體會不被手機控制的美妙。如果有大段空閑,比如乘飛機,或者其它什么大空閑時段,拿起一本書來靜靜閱讀,聽智者娓娓道來。

    6、仔細觀察旁人癡迷手機的樣子,感覺一下這個狀態正常嗎?像自己照鏡子一樣,仔細端詳一下,那些被手機迷惑的人,也是你自己癡迷時的樣子。自問,是你喜歡見到的樣子嗎?

    7、在家里,多陪愛人、家人、孩子聊天、做游戲、做家務,尤其有孩子的家庭,家長做什么,孩子就照著樣子做什么,家長自己拿著手機不撒手,卻要求孩子去做作業、學習,這是無論如何讓孩子想不通的事情?纯瓷磉,因為過度使用手機的青少年、兒童,導致的各種心理和生理問題,更是顯而易見,比比皆是。

    ​以上這些建議,只針對察覺被手機打擾,同時也想做出改變的朋友。而對于深深迷戀,樂在其中,不愿自拔的朋友來說,請忽略這些濫招。興許在您看來,眼前又浮現出,辛亥革命抗拒剪辮子人的模樣。興許,這只是杞人憂天而已,但愿,此刻的種種擔憂是多余的。

    作者:信諾科技 HonestyIT_Jason 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