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最近幾個月的內存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這一切,可能都要“歸功于”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微軟、騰訊等一眾科技巨頭。如果你是這些公司的零部件供應商,那么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爆炸式增長對你很有益,但如果你需要購買相同的組件,那就不太好了。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一個部門DRAMeXchange的數據,由于今年第一季度供應依然緊張,服務器DRAM的價格將繼續上漲。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由于數據中心(尤其是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比足球場還大的數據中心)的大量建設,服務器DRAM市場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內存需求超出預期,自然導致價格上漲。根據TrendForce的估計,到今年下半年為止,新產能仍無法使用,供應會持續吃緊,至少今年上半年,內存的價格將繼續上漲。
預測的一個亮點是,2133MHz的產品——服務器DIMM標準內存速度——將被更高的時鐘頻率(2666MHz和2400MHz)所取代,因此更高帶寬服務器模塊將成為主流產品。
數據中心增長的影響不可低估。德勤最近的一項技術報告顯示,到2018年底,用于數據中心、軟件和服務的“IT即服務”支出將達到5470億美元。
按照目前的速度,“IT即服務”將占到2021/2022年期間IT支出的一半以上,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工作負載遷移到云上,云計算將保持高速率增長。
云計算的發展意味著會有更多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出現。
云計算需要更多的容量,這導致了大規模的超規模數據中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是由IDC定義的,至少要有5000臺服務器,占地面積至少1萬平方英尺,但通常比這要大得多。Synergy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稱,全球有近400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中多數位于美國,預計未來兩年將達到500。
根據Synergy的首席分析師John Dinsdale的說法,目前至少有69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處于規劃或建設的各個階段。建造最大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往往是大型公有云提供商,如亞馬遜、微軟、IBM和谷歌、阿里巴巴。每家公司在全球至少有數十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他們買了很多硬件。據估計,僅亞馬遜一個季度就購買了25萬臺服務器。這些服務器有多少內存?
可見,在產能得不到提升的情況下,隨著這些大公司將所有的供應“收入囊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存價格會更讓人“肉疼”。
文章來源 it168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