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成中國外病例最多國家,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恐受影響
時間:2020-02-24 作者:xnit 點擊:
次
截至2020年2月24日北京時間21:30,韓國肺炎疫情感染人數已高達833人,韓國已成中國以外感染新冠肺炎人數最多國家。
其實有此結果并不奇怪,因為韓國國民此前面對此次肺炎疫情爆發并未嚴陣以待。
在有中國處置肺炎疫情手段之先,韓國并未采取與中國類似手段學習與控制,韓國國民也未采取嚴正措施對抗肺炎疫情,甚至在韓國政府已決定把新冠肺炎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嚴重”后還大規模舉行聚會,圍攻首爾市市長
目前,韓國半導體企業三星和SK海力士均有員工中招新冠肺炎,其中有與大名鼎鼎的大邱病例深度接觸感染者,導致三星和SK海力士均下達指令,隔離大部分的員工,這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持續影響。
韓國三星、SK海力士均為國際半導體巨頭,在存儲芯片等存儲器領域占據壟斷地位。
目前不止韓國工人大部分停止生產,三星工廠除越南外,在中國國內的生產工廠也占據很大比重,因此半導體相關存儲器第一季度出貨量將下降,相應的,內存等其他存儲器價格受供需影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價格調整(其實就是漲價)。
日前韓日半導體之爭,韓國欲提升存儲器等市場價格被日本限制,如今借著疫情影響,正大光明的提升價格,也許此次疫情對韓國來說反而會提高營收。
另一方面,雖然短期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籠罩,但5G及服務器應用第二季度成長力增強,預計2020年下半DRAM與NAND可能會出現產能吃緊,出現供不應求進而漲價。
那這一波內存漲價要持續多久呢?小諾從UBS瑞銀分析師Timothy Acuri日前發表的報告中了解到,內存市場的發展趨勢,他認為內存漲價將持續至少7個季度,也就是到明年Q4季度。
紫光、中芯等國產半導體企業的希望
存儲芯片是電子系統的糧倉,數據的載體,關乎數據的安全,而我國大半部分的存儲器均依賴進口,因此在內存大規模漲價情況下,隨著5G、物聯網和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將不斷擴大對中小容量存儲芯片的需求,因此紫光、中芯等國產半導體企業可以從中小容量的存儲芯片開始,再向高容量存儲芯片邁進。
因此雖然存儲器市場價格將進一步增長,但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應的存儲器需求也隨之增長,這是我國國產半導體企業的一次追趕發達國家半導體行業的希望之光。